投资理财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投资理财是指投资者通过合理安排资金,运用诸如储蓄、银行理财产品、债券、基金、股票、期货、外汇、房地产、保险以及黄金等投资理财工具对个人、家庭和企事业单位资产进行管理和分配,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从而加速资产的增长。投资理财一词,最早见诸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报端。随着我国股票债券市场的扩容,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日趋丰富和市民总体收入的逐年上升,“理财”概念逐渐走俏。
我国金融机构主要分为银行、保险及证券三大组成部分,但从投资理财途径上看,证券公司能为投资者提供较多的投资理财途径及申请更多类别的投资理财账户。而部分理财工具(如债券)也可通过多种渠道(银行或证券公司)开立投资理财账户。
一般而言,银行方面,通过银行开立的投资理财账户可以办理储蓄类产品和银行理财产品以及基金类产品,大型银行还可通过银行系统购买国债。由于银行网点分布较广,通过银行渠道开立的投资理财账户可到银行柜台办理。保险公司方面,通过保险公司开立的投资理财账户可以购买寿险、财产险等投资理财产品。证券公司方面,通过证券公司申请开立的投资理财账户可运用股票(包括A股、B股、H股等)、债券(包括国债、企业债、公司债等)、期货(包括金融期货如股指期货、外汇期货等,商品期货如黄金期货、农产品期货等)等一系列的投资理财工具进行投资理财。证券账户的开立可到各证券公司营业部办理,需要在交易日内办理。部分证券公司可通过各省份网站进行网络预约,通过预约的开户时间则相应较为灵活,可支持周六日开户。
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投资理财行业供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分析
目前投资理财有很多产品,比如:定期存款、理财产品、债券、基金、股票、期货、黄金、外汇、固定资产等,投资者可以根据风险、收益、期限等选择合适的产品。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定期存款、理财产品、债券、基金、股票、黄金、固定资产是比较好的投资方式。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为9671万个,较年初增长18.96%。
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278家银行机构和29家理财公司有存续的理财产品,共存续产品3.47万只,较年初下降4.41%;存续规模27.65万亿元,较年初下降4.66%。
从产品类型看,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成效显著。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6.40万亿元,占比为95.47%,较去年同期增加2.52个百分点。
近期,银行纷纷下调存款利率,理财产品收益率逐步回暖,导致居民财富回流理财。央行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连续13个月持续同比多增的居民存款,在4月份首次回落。并且,国盛证券研究显示,4月份全市场银行理财存续规模预计已回升至27.37万亿元,较3月份增加1.34万亿元。这也是继去年11月份以来,银行理财规模首次止跌回升。
黄金、保险、大额存单……进入2023年二季度的理财市场,尽管银行理财净值波动趋缓,但投资者对稳健型资产的“追逐”热情依然不减。银行理财产品相关数据显示,受供需影响,4月全市场新发理财产品环比减少400余款,短久期、高流动性资产配置需求持续增加。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二季度伴随着经济的复苏和市场信心的修复,权益市场有望开启震荡向上的上升行情,理财机构也在加快权益资产的投资布局步伐,增加权益配置,增厚产品收益。
从更长净值波动周期看,自银行理财市场净值化后,去年3月份和11月份,由于理财大面积破净,出现了两轮“赎回潮”。多位专家预计,未来银行理财市场或出现周期性波动,理财机构要多措并举平抑净值波动,投资者也要有风险意识。
总之,我国投资理财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据有关部门预测,未来10年我国投资理财市场将以年均30%的速度高速增长,中国的投资理财市场将成为继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极具潜力的国家。投资理财业务是一项朝阳业务,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和创造利润的空间。
投资理财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投资理财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投资理财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
欲了解更多关于投资理财行业的市场数据及未来行业投资前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投资理财行业供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