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温暖而甜蜜的古城!
人气很旺,烟火味十足!
(相关资料图)
黎川古城因为是现代著名作家张恨水的生长地而名扬!艺术的气息在古城弥漫……
踏上铺满青石板的黎川古城,仿佛穿越了时空。绵延两公里的骑楼,讲述着古城从南宋到明清的故事。青砖黛瓦、大红灯笼,让古城的居民享受着祖辈给予的静谧、富足和幸福。
漫步于街口的古床博物馆,馆内展示的古床种类众多,有描金透雕拔步床、千金小姐架子床、卷棚式宁波千工床、罗汉床等,年代可追溯到明清时期。博物馆还附设了木雕名家美术馆,陈列着艺术大师们巧夺天工的国宝级艺术品《八仙过海》《碧海琼峰》《老子》等,精美的技艺让人叹为观止。在古床博物馆中心的古代战鼓、官轿和工艺精湛的梳妆台,让古床博物馆更生一份历史的厚重。不惜重金打造此馆的主人,虽不曾谋面,想必是一位儒雅的商人。
黎川有着“油画之乡”的美誉,一位西北汉子岱山恋上了这座古城,在古城老街上开设了“代山油画馆”。迈入馆内仿佛来到了敦煌的世界,红与绿碰撞,黄与蓝相融,岱山老师将敦煌的壁画风格与黎川田园风景完美融合。如果想把古城的风貌带回家,买一幅岱山老师的油画该是不错的选择。
黎川古城业态丰富,除了古床博物馆、代山油画馆等参观点,还有手工棉被店、手工杆秤店、土特产店和小饭馆、民宿及茶吧。
在这里,你不仅能看到居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而且空气中弥漫了甜蜜的味道。闻香而寻,我走进了一个卖灌芯糖的小作坊,驻足观看,手工艺人做糖的技艺比吃灌芯糖更有趣。制作灌芯糖有熬糖、灌糖、保鲜等工序,灌糖人将熬好的米糖反复搓成一个白色大椭圆形的“糖斗”,而后将芝麻、豆米粉和白糖拌成的馅料倒进窝内封口。灌糖师傅双手交替将“糖斗”挂在特制的木钩上,反复搓拉成手指粗的细条后,剪断为1.5寸左右长度的灌芯糖。师傅热情地招呼:“尝一尝我们店里的灌芯糖,不买也没关系”。我在刚剪断的一堆灌芯糖里拿起一根放入口中,香脆的糖衣入口即化,糖衣中包裹的芝麻和豆粉口齿留香,回甘无穷。
灌芯糖作坊的对面是一家“芋糍馆”。芋糍是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民间特色小吃之一,选取易烂的芋子,蒸熟煮烂皆可,去皮冷却,尚有余温加入适量碾细的红薯淀粉、揉匀,摘成小坯子。馅子依个人口味自定,常用的就是冬笋、香菇、肉、葱,有时也放荞子、香菇、目鱼等。此时已近中午,正值饭点,我点了一碗芋糍,香香辣辣好美味,煮熟的芋糍呈半透明状,可口Q滑,芋糍汤微辣中带着鲜甜,配上饭店老板自制的芋头丝、辣椒酱等小菜,更是让你食欲大增。
吃饱喝足后,来到张恨水故居。坐落于黎滩河的南津码头张恨水故居是一栋具有200多年历史的两层明清建筑。在旧居一旁还新建了张恨水广场和一栋古色古香的“藏稗楼”作为张恨水纪念馆,馆内对他的平生事迹和文学创作生涯进行了展示和介绍。张恨水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1905年,10岁的张恨水随父亲来到黎川,在私塾老师潘端木先生的熏陶影响下,开始了文学启蒙。站在小楼的阳台,凭栏而望黎滩河,仿佛回到商贾富足的年代,看到张恨水孩提时的聪慧与灵性。
张恨水故居旁有着两座远近闻名的廊桥,一座是新丰桥,一座是横港桥。我第一次知道新丰桥不是在黎川,是曾经到浙江庆元参观当地廊桥博物馆时看到黎川新丰桥的介绍。新丰桥横跨黎川县城南津街与篁竹街两岸之间,五墩六孔,全长98.6米,宽4.3米,花岗石砌墩,梁架与廊屋立柱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廊长计21楹,碧蓝琉璃瓦顶,水泥预制浮雕图与条栅背靠长椅连续相间,组成夹道桥栏。两端城楼式桥堡,碧瓦红墙,门外数十级整齐排列的台阶,南通篁竹街,北与人民路街市相连,成为连接黎滩河两岸交通的纽带。
新丰桥旁还有一座稍小的廊桥叫横港桥。横港桥始建于宋戚淳年间(1290),乾隆二年(1737)改建。横港桥为三孔石拱桥,长40.5米,宽4.8米,桥高7.9米。圆拱型石墩桥体,桥上建有砖瓦结构亭宇,石门石窗,两端石门之上均有“横港桥”石刻题字。这种历经几百年还保存如此完好的廊桥在江南也是不多见的。桥上很多穿汉服拍照的女孩,据导游介绍,许多邻省游客慕名来此打卡两座廊桥。
夜幕降临,黎滩河畔热闹非凡。我上前问老街居民,为何如此热闹?当地居民很热情地介绍,“大家都去看打铁花哩!”
打铁花是一项古老的民间绝技,素有“民间焰火之最”、“中原文化奇葩”的美誉。这项古代技能起源于北宋,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来到观赏区,眼见非遗传承人架起熔炉,待铁水温度达到1600-1700度,将铁花打向天空。夜空之下,随着打铁花的师傅一齐吼着“打铁花喽”,围观的群众齐声呼喊“噢”,孩子们欢呼“啊”,铁水甩向数米高空,如天女山散花,绚丽而夺目。“铁水倾倒成墙,万花绽放璀璨。”我们有幸欣赏了一场视觉盛宴,仿佛一秒穿越古代,幸福却近在咫尺。
绵延古巷,古韵青石。倦了,累了,我回到住地琴园,为自己泡上一杯香茗。轻抚苔墙,在这份情境中,云淡风轻,静美如初。
愿黎川古城温暖甜蜜、烟火依旧……
王俪蒽,内蒙古翁牛特旗人,生于1982年,江西省抚州市作协会员。爱用朴实的语言记录行走的心情。在各地报刊发表通讯、诗歌、散文、小小说。现居江西抚州。
关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