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的背景下,券商的资本市场“看门人”的角色更加突出,其合规管理也愈加受到重视。
据南都湾财社记者不完全统计,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即2022年12月—2023年1月),至少有十余家券商收到监管机构的罚单,罚单主体除了证券公司自身,还包括其营业部;罚单事由则涵盖违规炒股、代客理财、无证展业、债券承销和受托管理业务违规等,五花八门,但经纪业务仍是券商违规的“重灾区”。
(相关资料图)
全面注册制堪称资本市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项重大改革。可以预见的是,中介机构“看门人”职责将被进一步压实,责任越来越大。如何更好地归位尽责,是摆在业内的一道命题。
统计方法:本期数据主要源自中国证监会、各地证监局、证券交易所公告等官网、公开渠道于岁末年初(包括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公开披露的罚单或统计信息,以正式发布时间为准。统计维度涵盖全国的证券公司,包括上市公司以及非上市公司,同时包括总部机构与分支机构。
营业部违规事项五花八门
南都湾财社记者发现,本期违规对象中,有6家是券商营业部,近乎占据半壁江山,包括华龙证券、西南证券、国融证券、长江证券、申万宏源证券、五矿证券等。违规事项主要涉及经纪人执业行为不规范、违规操作客户证券客户等内部控制不完善、合规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营业部对于证券公司来说,意义几何?为何违规现象频出?
事实上,对于券商的发展壮大来说,营业部功不可没。此前,经纪业务在券商收入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券商为了抢占市场份额纷纷跑马圈地,在全国各地设立营业部或分支机构。
但与此同时,营业部家数和从业人员数量众多,营业部内部控制不完善成为令人头疼的难题,违规操作时有发生。
不过,近年来,券商优化营业网点布局的需求旺盛,裁撤分支机构屡见不鲜。与此同时,仍有一些券商“玩”出不一样的打法,不仅不裁撤,反而逆势布局,增设多个分支机构。
一位熟悉券商营业部运作的业内人士对湾财社记者解释,对于证券公司来说,营业部的布局热潮已过,近年来由于竞争激烈,佣金下滑幅度大,不少新的营业部在开拓其他业务上又力有不逮,所以生存压力大。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营业部往往是公司业务触手所在,所以仍有券商增设营业部,希望利用掌握的高净值客户推广综合性金融业务,从事财富管理转型,而且新设营业部大多走轻型路线,人力成本相对没那么高,”他补充道。
此外,湾财社记者也发现,报告期内,部分券商营业部员工存在从业资格问题,比如说没有基金销售业务资格却从事基金销售业务,或是没有期货投资咨询资格却提供期货投资咨询建议。
2022年12月,厦门证监局披露了关于对华龙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厦禾路证券营业部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其中提到,个别未取得基金从业资格的员工销售私募基金产品。
2023年1月,湖北证监局也披露了关于对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当阳子龙路证券营业部等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经查,该营业部存在以下违规行为:员工存在未取得基金销售业务资格从事基金销售业务的行为;员工存在在营业部具备期货IB业务展业条件前及其未取得期货从业资格的情况下,从事期货IB业务的行为;员工存在未取得期货投资咨询资格为客户提供期货投资咨询建议的行为。
无证展业是相关业务违规的重灾区,就以上述基金销售业务为例:根据《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宣传推介基金的人员、基金销售信息管理平台系统运营维护人员等从事基金销售业务的人员应当取得基金销售业务资格。
但实际操作中,多家券商曾因类似问题先后被罚。综述过往的案例可以发现,违规原因多是合规意识不强,或是利益冲突的岗位未能相隔离,或是未取得相关从业资格便展业等。
经纪业务仍是违规重灾区
事实上,上述营业部违规业务中,多数是经纪业务。
经纪业务,是券商第一大营收来源。中证协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140家证券公司实现营收3042.42亿元,实现净利润1167.63亿元。
从收入结构来看,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含交易单元席位租赁)877.11亿元、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净收入446.03亿元、财务顾问业务净收入46.22亿元、投资咨询业务净收入42.25亿元、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201.95亿元、利息净收入473.35亿元、证券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560.49亿元。
显然,经纪业务营收占比最高,超过28%,对券商营收贡献突出。但经纪业务也往往是券商违规的高发地带,员工违规炒股、代客理财、投资适当性管理不足等仍是监管重点。
2022年12月,贵州证监局称,经查, 国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贵阳永安寺街证券营业部证券经纪人存在委托他人从事客户招揽、将开户二维码交由他人协助开户,并要求账户持有方按指示进行基金交易,承诺承担投资损失的行为。
2022年12月,深圳证监局称,经查,五矿证券有限公司深圳金田路证券营业部存在从业人员违规操作客户证券账户、为客户之间的融资提供中介及其他便利等问题。
2023年1月,江西证监局称,经查,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南昌县澄湖北大道证券营业部原经纪人黄霞在营业部任职期间,存在违规操作客户证券账户的行为。
上述营业部均受到了相应处罚。虽然监管重拳频出,但券商经纪业务违规屡禁不止,与其自身的特点有关:经纪业务网点多、员工数量庞大,管理难度相对较大,同时部分券商在经纪业务中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内控不严等。
债券业务罚单增多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报告期内,监管机构针对债券业务的罚单变多。有金融观察人士对湾财社记者分析,一方面是监管力度的加大,另一方面可能与城投平台债务扩张较快有关。
这些违规事项或是涉及债券承销和受托管理业务,或是对发行人募集资金使用监督不到位等。
如:2023年1月,内蒙古证监局披露,经查,国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债券业务存在以下违规问题:一是公司债券承销和受托管理业务中,个别项目未对发行人抵押备案程序的真实性进行全面尽职调查,未持续跟踪并及时督导发行人披露与发行人偿债能力相关的重大事项。二是公司债券业务整体风险管控存在不足,个别项目对发行人募集资金使用监督不到位,内核机制执行不到位。
在强调归位尽责的大背景下,“尽职调查”是个关键词,在监管机构本期开出的罚单中屡次被提及。
2023年1月,上海证监局表示,经查,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从事债券承销及受托管理业务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债券承销尽职调查方面,个别债券项目对其他中介机构提供的专业意见核查不充分,对审计报告中内容遗漏、数据错误等情况未要求审计机构补充或更正;个别债券项目尽职调查工作底稿内容不准确,部分尽职调查材料引述的财务数据有误。二是债券受托管理方面,个别债券项目未及时就发行人的严重失信行为向市场公告临时受托管理事务报告。
同样,2023年1月,上海证监局也表示,经查,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从事债券承销业务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债券承销尽职调查方面,个别债券项目对发行人重要权益投资、担保情况等事项的核查不充分;个别债券项目关于对发行人偿债能力有重大影响的货币资金、应收账款等项目的核查不够独立、审慎。二是债券发行核查方面,你公司未按照相关规定健全内部制度和工作流程,部分债券项目对发行环节认购相关事项的核查不够充分。
今年2月1日,证监会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涉及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等主要制度规则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全面注册制改革宣告正式启动,中介机构的资本市场“看门人”的角色显然也将更加突出。
与此同时,近年来监管机构“零容忍”打击证券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愈加明显。在此背景下,中介机构在归位尽责上,显然仍需加力。
采写:南都湾财社 记者王玉凤